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
    杭州名中医馆连建伟门诊时间,保证拿到号,看上病

    2024-06-02 08:00:01 20次浏览
    价 格:面议

    专家姓名: 连建伟

    职 称: 主任中医师

    简介: 名老中医,原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、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、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。

    擅长: 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,善于应用历代名方辨证论治。尤对内科脾胃病,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经验。

    连建伟,全国名中医,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、教授,医术精湛,经验丰富。特别对的,常以经论为指导,察脉辨证,熟练运用历代名方化裁,具有很好的疗效。现选连建伟验案1例,以飨同仁。

    统筹攻补,补而勿滞,泻而勿损

    经云:“阳道实,阴道虚。”脾为至阴之脏,其病多虚;胃为阳热之腑,其病多实。脾虚证治以健脾补气、温中散寒之法,常用四君、理中之辈。胃实证治以泻热、通下、降气、消导之法,常用白虎、承气之类。连老强调,脾胃病往往虚实夹杂较多,临证不可一概而论。脾虚或兼有湿浊、湿热之实,胃实或亦有气阴之虚。因此,久病或老年体虚病者,每见寒热虚实夹杂,治当寒温并调,虚实同顾,攻补兼施。

    脾胃虚证,常以甘药补之,然须把握气机之升降,分清气虚气滞之不同。甘味之品易滞气生满、助湿生痰,常配伍陈皮、佛手、木香、苏梗等导滞又甘能生湿,妨碍运化,凡因湿浊、饮邪阻滞中焦引起的呕吐痞满证,当忌用甘药。胃阴虚正忌滋腻壅塞之剂,宜清补、平补,以达胃健纳旺之目的,常用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、扁豆之类,补而不腻。如用熟地等滋腻补药时,常酌加陈皮、砂仁、木香等健脾之品,以防粘膩呆滞脾胃。

    若胃火蕴结、阳明腑实、脾蕴湿热等实热证候,运用黄连、大黄、龙胆草之类苦寒之药,须详加辨证,否则偾事。若为胃气虚弱,寒凝中焦,误投苦寒方药,则伤阳败胃,或化燥竭阴。此外,胃喜润恶燥,对于木香、砂仁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等辛香温散之辈,虽有散结消痞之功,用于脾胃气滞、湿阻、食积等证,但若久用重用,也必耗伤胃气。干姜、附子、肉桂等辛热温燥之品,虽有温中散寒之力,然亦不可用之太过,谨防胃之阴津受耗。攻伐之剂,多为峻烈之品,祛邪之力猛,然伤胃之虑亦深,故常佐以草、枣和缓之药,顾护胃气,中病即止,使病退而胃不伤。

    浙江省名中医馆连建伟网上预约挂号

    科研成果

    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,研究的科研项目有:“小半夏汤防治化疗呕吐作用实验研究”、“中医肾脏理论发生学研究”、“疏肝利湿法对利福平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”、“抗结核药诱导肝损伤大鼠模型的研制”等,其中:《金匱要略校注》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,“中医肾脏理论发生学研究”获2001年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,“课程建设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”获得2003年省教育科委“九五”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二等奖,《三订通俗伤寒论》获得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学术著作奖,“小半夏防治化疗呕吐作用实验研究”获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142008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35224437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任我学     专属客服:杨宇    

    1

    回到顶部